欢迎光临安博体育电竞下载官方网站!咨询电话:0371-64580657
时间: 2024-06-15 17:15:18 | 作者: 环保除尘器
东临黄河,西靠贺兰山。凭借优越的生态禀赋,平罗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坐落在贺兰山脚下的平罗县崇岗镇腹地,曾是太西煤的主要加工基地之一,被通往银川市、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和贺兰山深处矿区的道路围成一片三角区,作为西北地区大型的煤炭集散地,昔日的崇岗曾被戏称煤炭“金三角”。
这块风水宝地为平罗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多年过度开发、无序发展,已变成山上光秃秃、山下黑黢黢,“金三角”渐渐成为“黑三角”。
近年来,平罗县委、县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将贺兰山环境整改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打响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外围暨平罗县崇岗镇煤炭集中区环保整治攻坚战,努力还父亲山以宁静和谐美丽,在绿色中寻求转型发展。
像打翻墨盒一般,风吹煤尘起,漫天黑沙扬,就连这里的动物,都很难看出原本的毛色。
这里,先后汇集过大大小小上千家煤炭经营企业,鼎盛时期,太西煤年交易量上千万吨。这一些企业多数属于粗加工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市场无秩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凸显。
今年5月,平罗县崇岗煤炭集中区环保综合整治工作按下“快进键”,成立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外围环保整治暨平罗县崇岗煤炭集中区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指挥部,大力推行“4321”工作法,工信、环保、国土等多部门形成较为强大合力,不分昼夜全力开展整治工作。
“现在变得不一样了,增添了新的颜色,空气质量有了明显好转。”在崇岗村居住了40年的村民冯占学说。
冯占学口中新的“颜色”是集中区里道路两侧新栽的绿树、企业新建红框灰底的储煤仓以及蓝色的防尘网等。
如今,贺兰山脚下的煤炭集中区正慢慢从一张黑白底片被“洗”成五彩斑斓的彩色照片。
有的企业拆迁补偿诉求过高,难以满足;有的刚投入生产就要关停,损失巨大;有的洗煤厂多次转让、转租,牵连人数较多……每一个环节,都在考验政府的智慧与担当。
在太西洗煤厂普煅车间厂区,新建200米的防风抑尘墙外已是新拓宽整修的柏油马路。
“厂区关停了两台普煅炉,并进行一系列的环保改造升级。”太西洗煤厂普煅车间副主任袁家庆介绍。目前,该厂对7000平方米厂区地面进行硬化,并安装1套脱硫除尘系统和2台布袋除尘器等环保设备。
“过去只有土没有路,遇上下雨,泥泞不堪;遇上放晴,尘土飞扬。”宁夏大京典炭素有限公司CEO孙宇说,现在门前的路拓宽了6米-9米,还新建了绿化带。“外部环境改善了,内部环境也要脱胎换骨。”孙宇笑着说。
在强有力的引导下,很多企业变被动为主动,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去旧革新,“蝶变”重生。
去年以来,崇岗煤炭集中区进行道路基础改造、环境绿化优化、整体形象美化等一系列措施,在中耀路和银汝路等处栽植国槐、河北杨苗木等20000株,造林面积362亩,成活率达90%以上。
8月20日,宁夏华锐炭素有限公司生产厂区里1.5万平方米的全封闭储煤仓基本建设完成,工程车作业的地方正在进行厂区路面硬化,该公司总经理杨凤刚和员工坐在厂区里吃西瓜。
“放在以前,别说今天还刮风,就算不刮风吃的也是煤灰不是西瓜!”杨凤刚打趣说。
“别说吃东西了,就连你这身衣服都穿不了。”妻子指着杨凤刚身上的白色T恤说。
今时不同往日。杨凤刚打开手机相册翻出一张照片,几根烟囱冲空中排放黑色气体,煤渣到处堆放。
自整改以来,该公司兼并4家“僵尸”企业,共盘活36亩闲置土地,并投入2000余万元建造全封闭式储煤仓、除尘器等环保设备。
“炭素炉尾气余热经过回收利用,能用来厂区的生活供暖,实现循环化发展。”杨凤刚指着新建的4套余热锅炉说,除了环保各项指标达标,厂区环境改头换面,企业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新的发展机遇也随之而来。
平罗县对崇岗煤炭集中区配套洗煤的88家炭素、活性炭企业制定整治标准,要求产品、原料、所有生产设施全部实现车间化生产,烟气、粉尘等实施达标整治;对煤炭集中区纯洗煤企业提高整治门槛,洗煤机达到12平方米以上的洗煤企业予以环保整治,对不达标的洗煤企业全部关停取缔。
“在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前,洗煤机会产生20%的煤泥,由于粒度小,露天晾晒后随风扬起形成二次污染;新设备替换旧设备后,实现洗煤浮选压滤一体化,使用洗煤压滤机回收后只剩4%的煤泥,并且是固体块状。”平罗县工信局局长徐建军说,整改后,煤炭企业将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保和经济双赢。
徐建军介绍,此次整治也是对煤炭经营企业的一次重新“洗牌”。通过整治关停非法低成本经营的小散户,市场进入良性化发展,助推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崇岗煤炭集中区587家企业及经营户全部停产整改。其中,414家“散乱污”企业按照“三个一批”实施整治,关停取缔236家、停产整改177家、限期搬迁1家。
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一个个洗煤机、一台台焙烧炉倒塌,一栋栋破旧厂房被拆除,企业断电关停等视频和图片每天在崇岗整治工作微信群里“霸屏”,4个整治组分别将各个片区的整治动态实时发送到群里,紧紧咬住整治进度和力度不放松。
平罗县对关停取缔的企业采取“三清零”行动,以拉网式、地毯式的方式循环推进关停取缔工作。目前,已对关停取缔的236家公司进行断水、断电,完成“三清”(清原料、清产品、清设备)81家;对停产整治的177家全部断电,目前正在整改炭素、活性炭企业66家,洗煤企业7家,剩余暂未整改的104家实行动态管理;限期搬迁1家目前已拆除,实现了清零任务。
按照要求,崇岗煤炭集中区里的所有进煤企业停止进煤,遏制除太西煤以外的劣质煤进入煤炭集中区,强化煤炭集中区内现有煤炭自我消化能力。
“有的企业将煤先运到村庄里,到了晚上再从田间小路拉进来,我们连续抓获两起,都是在凌晨两、三点。”指挥部征收组组长王晓波说,企业为了偷偷运煤进集中区,跟整治组打起了“游击战”,用面包车、水泥罐车等装煤的方法层出不穷,整治组不分昼夜巡逻,与他们斗智斗勇。
“刚开始以为拆除老旧设备是清理工作中最难的环节,后来发现残留的废渣才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王晓波说。目前,崇岗煤炭集中区固废总量达800多万吨,原煤加产品近750万吨。
对此,崇岗煤炭集中区内一家准备转型做建设环保材料的洗煤厂经理主动要求合作,计划建设固废回行综合利用制砖项目,将800多万吨的“包袱”吃干榨尽。
8月20日,记者驱车来到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平罗段,路两侧的树木随风摆动,几只山鸡扑腾着翅膀飞入草丛。
贺兰山脚下这片历经周折的土地,正如璞玉般慢慢被拂去蒙尘,迎来熠熠生辉的“蝶变”。
今年以来,平罗县对崇岗煤炭集中区进行重新规划,将原有的15.77平方公里压缩成7.14平方公里,按照发展煤基炭材高端产业,鼓励保留区洗煤、炭素、活性炭等行业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科学规范治理工作。并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投资符合煤炭集中区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
一张蓝图绘到底。平罗县通过调整产业体系,拓展延伸煤基炭材产业链,努力将崇岗煤炭集中区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和全国重要的煤基炭材生产、研发、交易基地。
整治组召集企业定期举办的现场会上,工作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在集中区整治规划图上一同盯进程、抓落实。
“明年这样一个时间段过来,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了。”平罗县崇岗煤炭集中区服务中心主任达江峰说,以拆开路,将废旧厂房清除,为发展腾出空间。
按照煤炭集中区保留10%的企业、取缔90%的企业的目标,预计整改后可保留炭素、活性炭企业70家左右,洗煤企业近20家。
“最后留下来不到100家的企业都是管理规范、治理措施达标并争取做大做强的企业。”达江峰说。
清风徐徐,崇岗煤炭集中区绿化组对新植绿化带进行第三次灌水,大型机械在进行拆除围墙和装载渣土作业,位于银汝路的平罗县崇岗镇煤基炭材特色小镇区块环境整改治理工程道路正在加紧整治,工程车正紧张作业……
“每天都有新变化。以前这一条路沿途都是黑修理厂,现在全都推平,重新进行规划成为炭基小镇的一部分。”平罗县崇岗镇崇岗村书记李天孝站在一片平地上说,他微信的头像是一座葱葱郁郁的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