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安博体育电竞下载官方网站!咨询电话:0371-64580657
单晶硅“新势力”上机数控(603185)与光伏组件“大佬”天合光能(688599)百亿大单落定!
11月2日晚间,上机数控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下称“弘元新材料”)与天合光能签订单晶硅片销售合同,2021-2025年,天合光能将向公司采购不少于20GW单晶硅片,预计销售金额达102.4亿元。
2020年以来,在全球光伏平价上网趋势推动下,国内外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单晶硅片迎来扩产高峰。在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的带动下,更多的 “后来者”入局,硅片市场在行业繁荣的背后,竞争亦愈演愈烈。
本次上机数控与天合光能的销售合同属于长单销售合同,合同期限为5年,即2021-2025年。按照合同约定,天合光能每年向上机数控采购不少于4GW单晶硅片,对应210尺寸的单晶硅片4亿片;5年总计采购量为20GW,对应210尺寸单晶硅片20亿片。
按照PVInfoLink最新公布的单晶硅片均价折算,上述合同预计每年销售金额为20.48亿元,5年总计达102.4亿元(含税),不含税为90.62亿元。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关注到,本次销售合同若能按预计金额确认收入,每年贡献的营收将超过上市公司2019年度营收的2倍,并超过今年前三季度营收水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机数控2019年度营业收入为8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亿元。
不过,前述销售金额仅为初步测算结果,在实际采购中,将采取月度议价方式,最终金额将以届时签订的月度补充协议为准。根据约定,天合光能每月采购量为333MW(对应210尺寸的单晶硅片0.33亿片),每月的采购数量可在约定的基础上上下浮动不超过10%。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关注到,上机数控作为一家晶硅专用加工设施的制造企业,于2019年才涉足单晶硅生产业务,并在内蒙古包头市投资建设“年产5GW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是该领域的“新势力”。
目前,上机数控从事单晶硅生产的载体为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料,该企业成立于2019年5月。成立一年多来,通过快速组建团队,推动项目投产,实现了业绩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在成立当年,弘元新材料便实现出售的收益2.53亿元,净利润1952.57万元,产销率达到 91.04%;2020年半年度,营业收入已达9.2亿元,净利润1.2亿元,占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超60%;前三季度,得益于单晶硅业务的持续高增长,上机数控营收增长3倍,利润同比实现翻番。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15年至2019年《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年单晶硅片的市场占有率突破75%,并逐步于2023年增至80%,完成对多晶硅片的替代。巨大的市场空间推动单晶硅片厂商纷纷扩充产能。
在单晶硅片的竞争领域,目前已形成了隆基、中环的双寡头格局,而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吸引了诸多“后来者”入局,上机数控便是其中的代表。
根据隆基股份年度经营计划,到2020年底,单晶硅片年产能达到75GW以上,全年单晶硅片出货量目标58GW(含自用)。今年,隆基股份在曲靖、西安、嘉兴等地新增投资单晶硅棒、硅片产能达70GW,投资总额约126.64亿元。据了解,隆基股份到今年年底晶硅片产能将达到90GW,远超其规划的75GW。目前,隆基股份市场占有率已超40%;中环股份持续投入“年产 10GW 高效太阳能电池用超薄硅单晶金刚线智能化切片项目”,发力210mm大尺寸硅片;截至年度末,中环股份单晶总产能已达到45GW,预计2020年末总产能将达 52GW。
作为行业新秀,上机数控在单晶硅扩产方面亦不遗余力。今年6月,上机数控发行可转债募资6.65亿元,用于5GW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二期)建设;7月,公司启动30亿元定增计划,其中21亿元用于年产8GW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建设。国联证券研报指出, 2022年上机数控产能将达到13-16GW,有望打破双寡格局,成为继隆基、中环之外的第三方独立供货平台。
业内人士表示,受2020年政策和需求增加的影响,2020年硅片新增产能有望持续增加。同时,持续的成本降低压力,将导致更多硅片小企业退出市场,订单愈发向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聚集,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9月以来无人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