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安博体育电竞下载官方网站!咨询电话:0371-6458065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三次考察安徽,目光始终聚焦科学技术创新。尤其是今年的考察,习再次强调: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旗帜性抓手,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持之以恒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树牢“千米深井”思维,充分的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载体优势,在克服卡脖子的“瓶颈”问题上不断发力,坚定不移推进以瓦斯治理技术“二次创新”为标志的科学技术创新走向深入。
日前,走进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顾桥矿1313(3)轨顺,只见人影晃动、矿灯闪烁。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场除了作业人员外,还有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的专家们。现场,大家就如何应用“挤注式锚固支护技术破解深井巷道围岩支护变形”开展研讨和工业性试验。
“为高效推进‘淮南千米深井巷道锚固技术系统创新及工程实践项目’,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成立专班,列支1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项目研发。项目自2023年底谋划,至今年6月份签订研发合作合同,目前正在顾桥、丁集等矿开展井下工业性试验,推动了千米深井巷道支护理论与实践的深层次地融合,为淮南矿区千米支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生产技术部高级主管李世辉介绍。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一年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投入保持只增不减,累计研发投入21.08亿元,研发投入强度3.64%,高于行业优秀值1.22个百分点。“这是继2023年之后,集团已连续两年研发投入超2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位居省属企业前列。”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工程院科技管理部部长程海燕表示,集团以重点科研项目为纽带,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全力破解企业在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上的技术难题。
翻开淮河能源控股集团2024年度科研项目计划明细表及平台建设清单,能够正常的看到其内容涵盖煤炭、煤电、清洁能源3大产业共400余项科研项目,和相关平台建设。其中,既有“淮南矿区深部松软低透煤层高瓦斯压力治理工程试验”国家重大专项,也有像“全国重点实验室”这样的重大平台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自去年3月获批建设以来,按照‘边建设、边运行、边出成果’工作思路,聚焦深部瓦斯治理、地压治理、围岩支护等难题开展研究,为矿井深部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撑。今年还完成了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深部特殊空间探测与利用关键技术及示范》申报,目前已通过答辩评审予以公示。这些研究,未来对行业发展将影响深远。”全国重点实验室副秘书长余国峰说。
当前,淮南煤矿“四高一大”特征明显,企业充分的发挥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切实把科研资金用在“刀刃”上,全力以赴以科学技术创新的主动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
日前,在淮浙煤电公司顾北矿13326运顺底抽巷智能化钻场作业现场,手机移动终端接到地面开机命令后,3台自动化钻机在机长陈雷的“一键式”操作下开始运行。“一键完成打钻作业、1人集中控制多台钻机作业模式,填补了国内空白。”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勘探公司生产管理科(调度室)科长唐磊欣喜地说。
科研成果转化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阔步向前。如今,像打钻智能化这样的科研成果应用在企业并不在少数。一年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慢慢地增加“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从1到10”的成果转化,今年累计申请国家专利126件,获得授权86件。同时,推动2023年授权专利转化,已实现46件转化,较上一年度提高16个百分点,转化率达37.7%。一些前沿方向创新技术开始步入并行、领跑。
企业协同推进地面煤层气开发与井下瓦斯治理技术攻关,颁布实施了“淮南矿区煤层气钻井、排采”两项企业技术标准。煤层气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截至11月底,年度累计产气1703.15万立方米,单井日产气突破11000方米;年度单井日均产气超1889方米,单井最高累计产气超318万方米,推动了矿区瓦斯治理模式由井下向地面为主、井下为辅治理转变,树立了行业典范;开展《淮南矿区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及标准研究》攻关,研究建立了淮南矿区煤巷围岩量化分级分类方法,将煤巷围岩划分为4大类别27种类型,编制了支护设计技术标准和材料匹配规范,规范了煤巷支护设计工作,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造潘集电厂“智慧环保岛”。综合利用数字孪生、云计算、5G、机器人等技术,融入安全、生产、经营,实现污染物集约、高效、稳定处理回用,成功入选能源电力行业中国云生态典型应用案例,智慧电厂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加大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关键在人。一年来,企业积极探索技术要素市场建设,通过“揭榜挂帅”“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等新型科研攻关模式,激活了创新成果转化的一池春水,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
“自从用上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除湿一体机后,工作面比以往凉快了!”在千米深井的朱集东矿1321(1)综采工作面,职工们对新的制冷设备正常运行效果啧啧称赞。“该一体机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三首’应用的典范,目前已通过国家安标中心评审取得煤安证,具备生产条件,下一步全面推开后,可有效改善井下作业环境。”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平安开诚公司CEO黄遵文介绍。
一年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聚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紧紧围绕安全低碳转型、产业智能化升级等面临的技术难题,积极引进消化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建立首台(套)设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三首”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四新”产品应用绿色通道,致力于将职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及危险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
在一批又一批“三首”“四新”产品的推广带动下,企业高水平发展动能得到充分释放。企业研发应用适合淮南矿区煤层赋存条件的盾构机等技术装备,实现了直径2.5米、3.5米、4.5米、5.5米盾构机的全断面系列化应用,本土矿井硬岩巷道掘进难、采区接替紧张瓶颈得以突破;研究形成的注浆劈裂信号识别方法,首次利用微震技术监测灰岩水害地面区域探查治理注浆效果,实现谢桥矿西翼1煤采区底板注浆范围三维可视化;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沉陷区动态监测监管平台V1.0”,成功入选安徽省首版次软件(2024年第一批)评定名单,系省属能源企业中唯一入选软件,在国内采煤沉陷区监测监管信息化方面处于领头羊。近三年来,企业煤炭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34%的显著增长,其中煤巷单进、岩巷单进分别增长19%、33%。潘集选煤厂实现以“工位”替代“岗位”,仅用361人,“玩转”千万吨级选煤厂,领跑全行业。
创新之路虽难,但注定非走不可。一路走来,公司发展转新转绿。着眼未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将全力打造国家级新型清洁能源基地和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让科学技术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进一步转化为高水平发展的最大增量,在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新型能源集团进程中塑造新的发展优势。
(工作日8:00-17:30)(传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