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安博体育电竞下载官方网站!咨询电话:0371-64580657
时间: 2024-09-24 03:12:03 | 作者: 洗煤机系列
新收获粮食因为水分过高、晾晒不及时、大量堆积霉变造成丰产不能丰收,是最让粮农着急上火的事。今后,农民因收获湿粮无法及时风干遭受损失的情况将得到改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和规模的逐步扩大,粮食规模化种植步伐加快。然而,由于传统粮食烘干方式过于依赖天气,规模化种植收获后烘干、清理等矛盾日显,严重困扰着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及种粮农民。
2016年小麦收获季节,湖北、河南、安徽等小麦主产区遭遇不同程度的连阴雨。湖北省枣阳市种粮大户王云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坦言,他种的近2000亩小麦由于多是雨中抢收的,含水率高达30%~40%,再加上没有烘干设备和晾晒场,只能以0.85元/斤的价格全部卖掉,算下来亏了不少。
与王云一样,河南、安徽等省部分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种植合作社等新型种粮主体也因阴雨天气粮食无法及时干燥遭受了不同程度损失。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不能及时干燥造成霉变、发芽等粮食产后损失数量高达2100万吨。粮食若发生霉变,就会发生真菌毒素超标问题,不仅造成了粮食的浪费,还给农民带来了很大损失。
农民利益受损、粮食品质下降等因素,在制约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的同时,也给我国“粮安”、“食安”工程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让“机械烘干”替代传统的晾晒,成为粮食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亟待连通的“最后一公里”。
为缓解种粮大户、农民收获湿粮难处理等问题,四川、江西、湖北等省粮食部门积极探索粮食烘干等产后服务工程,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粮食加工公司添置粮食烘干机械及配套设备。
作为粮食产后服务工程的先行者和探路者。截至目前,四川省级财政共下拨1.73亿元资金,全省105个县、186个项目单位,购置烘干设备1000多(台)套,帮助烘干清理粮食150多万吨,为农民挽回晾晒、虫霉等粮食损失2亿元以上,粮食企业增加利润4000万元以上。
江西省新干县是传统产粮大县,全县年加工稻米40万吨,规模以上大米加工公司10多家。目前,新干县加工公司水稻烘干设备数量达到了381台,占吉安市烘干机械数量的1/2,全省1/5,日烘干能力逾7000吨。
“我们为当地农民提供粮食烘干服务,既减轻了农民晾晒粮食的成本,也避免了粮食发霉变质。”四川省崇州市青桥育秧烘储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唐登平曾表示。
江西幸福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美鲁认为,粮食烘干机不仅能有效解决晾晒场地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能提升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与传统晾晒方式相比,机械化烘干作业不受场地和天气条件的限制,大幅度的降低了粮食的破损和二次污染,烘干后的粮食含水率均匀,储存时间长,加工后的成色和品质也更佳,受到不少种粮大户欢迎。
然而,由于烘干设备投入成本过大、有效利用时间短等原因,大多数种粮大户只要有晾晒条件就不会考虑机械烘干,小农户更是能省则省,导致烘干等产后服务工程推广较慢。
江西新干良豪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保儿表示,烘干产业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虽然国家对购置烘干机的企业有政策补贴,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原始投入和后期的维修费用,对投资企业来说负担较重。
如何破解粮食产后服务的难题,成为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全方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指出,总结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经验,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
一号文件提出扶持培育粮食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中央层面对粮食烘干企业给予政策保障,增强了企业加大投资烘干产业的底气和信心。江西某烘干企业负责人称,提升粮食产后服务功能能更好地策应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粮食及时烘干(晾晒)能确保粮食品质,减少霉烂损失和食品安全风险,对粮食收购、储存、加工公司来说将形成重大利好。
他建议,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粮食特别是稻谷烘干项目的扶持力度,如购机、烘干补贴,加大对大型烘干项目的扶持力度,对烘干所用电费试行农业行业用电目录标准,保持政策的延续性;给予烘干项目配套的仓储设施建设补贴;对投资较大、专业性较强的烘干、仓储等项目列入政策性粮食委托收储点,以培育烘干企业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